37座可怜的煤炭城市!名单公布啦!

2019年01月26日11:03
来源:矿宝网整理
分享到:
不久前,环保部联合六省市下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明确了“2+26”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范围,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8个城市划出“禁煤区”。禁煤成常态,“去煤化”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关注焦点。
这些城市成为一个个让人羡慕的优质煤炭王国,城市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然而多年对煤炭的过度开发使用,也导致当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面临枯竭。
一、69个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煤炭城市占一半
2008年、2009年、2011年,国家分三批确定了69个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县、区)。其中:煤炭城市37座、有色金属城市14座、黑色冶金城市6座、石油城市3座、其他城市9座,涉及总人口1.54亿。
中国第一个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
距离阜新市中心3公里处,就是海州露天煤矿,是曾经亚洲第一露天煤矿,这个巨大的矿坑曾经是阜新人的骄傲。半个多世纪以来,阜新累计生产原煤5.3亿吨,用装载60吨的卡车排列起来,可绕地球4.3周!仅一个海州矿,最多的时候就养活了3万多工人。
2001年3月30日,伫立在阜新大地上的东梁矿、平安矿、新邱露天煤矿经国务院批准实施全面破产。2002年海洲矿和阜新矿务局所属其他煤矿因资源枯竭而申请破产。
资料显示,1996年到2000年,阜新全市GDP年均增幅仅为2.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当地经济结构单一,全市工业产值中煤电工业占了76%;到2000年底,阜新每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156元)的城市特困群众占城市总人口的25.3%。全市下岗失业人员15.6万人,占全市职工总数的36.7%,城镇登记失业率达7%以上,居辽宁省之首。
2001年12月28日,阜新被国务院正式认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2001年到2016年,是阜新这座城市最困难的十五年。
如今,阜新在城西建起了新的工业园区。新能源行业为阜新提供工作岗位5500多个。阜新的经济逐渐找到了新的立足点,发展的步子已经迈开。
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煤都抚顺
抚顺煤炭开采历史悠久。1901年期,抚顺煤炭就以产量高、质量好,成为世人瞩目之地。仅建国以后就为国家贡献煤炭10亿吨。抚顺是中国最早告别农业社会的地区之一。
抚顺西露天矿底部,其实还有60米地层,但国有煤炭公司开挖的角度陡峭到了危险的地步,却没有进行回填。将导致更多泥石流和其他灾害。根据2012年的一份政府报告,泥石流现在威胁着抚顺城区42.5%的面积。
幸运的是,除了化石能源,抚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0%,而且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最近一些年,这座城市开始在工业中心以外的地区建设基础设施项目,贯穿这座城市的浑河两岸也重现生机。
渭北黑腰带上的一颗明珠——铜川
铜川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储量30多亿吨。建市以来累计输出原煤5亿多吨。据介绍,最鼎盛的时期,这里仅矿工就有7000多人。直到20世纪80年代,铜川依然是响当当的“煤城”,风光无限。
2013年起,铜川开启城市转型之路。关闭小产能煤矿,价款天然气基础设置建设。作为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试点,铜川节能减排卓有成效。
二、资源型城市更迭发展,这些城市面临同样危险
鄂尔多斯——从“中国迪拜”到“鬼城”
十年强势崛起,三年猝然滑坡。鄂尔多斯神话终破灭。2000年到2011年,内蒙古煤炭产量从7000万吨增加到9.79亿吨,增长了十余倍,居中国第一。2011年煤炭外运量达到6.05亿吨,占全区煤炭产量的63%以上。〝蒙煤〞崛起带动了内蒙古整个经济的全面发展,是鄂尔多斯经济奇迹的根源。
大同——曾为首都、陪都,现仅为全国4线城市
大同煤炭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过去60余年,大同向全国输送煤炭24亿吨。1984年,大同被国务院列为13个全国较大城市之一,与重庆、洛阳、无锡等城市比肩。
2017年城市排名出炉,大同仅居四线。该榜单揭示了一个城市的综合商业指数,是城市枢纽性排名,也是未来可塑性排名。大同的城市发展潜力与前景可见一斑。经济结构单一的大同,同样面临因资源枯竭而倒退的危险。
这些城市成为一个个让人羡慕的优质煤炭王国,城市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然而多年对煤炭的过度开发使用,也导致当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面临枯竭。
一、69个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煤炭城市占一半
2008年、2009年、2011年,国家分三批确定了69个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县、区)。其中:煤炭城市37座、有色金属城市14座、黑色冶金城市6座、石油城市3座、其他城市9座,涉及总人口1.54亿。
中国第一个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
距离阜新市中心3公里处,就是海州露天煤矿,是曾经亚洲第一露天煤矿,这个巨大的矿坑曾经是阜新人的骄傲。半个多世纪以来,阜新累计生产原煤5.3亿吨,用装载60吨的卡车排列起来,可绕地球4.3周!仅一个海州矿,最多的时候就养活了3万多工人。
2001年3月30日,伫立在阜新大地上的东梁矿、平安矿、新邱露天煤矿经国务院批准实施全面破产。2002年海洲矿和阜新矿务局所属其他煤矿因资源枯竭而申请破产。
资料显示,1996年到2000年,阜新全市GDP年均增幅仅为2.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当地经济结构单一,全市工业产值中煤电工业占了76%;到2000年底,阜新每月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156元)的城市特困群众占城市总人口的25.3%。全市下岗失业人员15.6万人,占全市职工总数的36.7%,城镇登记失业率达7%以上,居辽宁省之首。
2001年12月28日,阜新被国务院正式认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2001年到2016年,是阜新这座城市最困难的十五年。
如今,阜新在城西建起了新的工业园区。新能源行业为阜新提供工作岗位5500多个。阜新的经济逐渐找到了新的立足点,发展的步子已经迈开。
因煤而兴,因煤而困——煤都抚顺
抚顺煤炭开采历史悠久。1901年期,抚顺煤炭就以产量高、质量好,成为世人瞩目之地。仅建国以后就为国家贡献煤炭10亿吨。抚顺是中国最早告别农业社会的地区之一。
抚顺西露天矿底部,其实还有60米地层,但国有煤炭公司开挖的角度陡峭到了危险的地步,却没有进行回填。将导致更多泥石流和其他灾害。根据2012年的一份政府报告,泥石流现在威胁着抚顺城区42.5%的面积。
幸运的是,除了化石能源,抚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70%,而且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最近一些年,这座城市开始在工业中心以外的地区建设基础设施项目,贯穿这座城市的浑河两岸也重现生机。
渭北黑腰带上的一颗明珠——铜川
铜川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储量30多亿吨。建市以来累计输出原煤5亿多吨。据介绍,最鼎盛的时期,这里仅矿工就有7000多人。直到20世纪80年代,铜川依然是响当当的“煤城”,风光无限。
2013年起,铜川开启城市转型之路。关闭小产能煤矿,价款天然气基础设置建设。作为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的试点,铜川节能减排卓有成效。
二、资源型城市更迭发展,这些城市面临同样危险
鄂尔多斯——从“中国迪拜”到“鬼城”
十年强势崛起,三年猝然滑坡。鄂尔多斯神话终破灭。2000年到2011年,内蒙古煤炭产量从7000万吨增加到9.79亿吨,增长了十余倍,居中国第一。2011年煤炭外运量达到6.05亿吨,占全区煤炭产量的63%以上。〝蒙煤〞崛起带动了内蒙古整个经济的全面发展,是鄂尔多斯经济奇迹的根源。
大同——曾为首都、陪都,现仅为全国4线城市
大同煤炭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过去60余年,大同向全国输送煤炭24亿吨。1984年,大同被国务院列为13个全国较大城市之一,与重庆、洛阳、无锡等城市比肩。
2017年城市排名出炉,大同仅居四线。该榜单揭示了一个城市的综合商业指数,是城市枢纽性排名,也是未来可塑性排名。大同的城市发展潜力与前景可见一斑。经济结构单一的大同,同样面临因资源枯竭而倒退的危险。
扫码在手机端打开页面
(责任编辑:安爱)
|推荐图文|

随时随地查看资讯
热门资讯
视频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