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秋冬季煤矿生产事故频发 竟是因为这……

2019年11月29日10:03
来源:界面新闻
分享到:
近1个多月以来,中国各地已连续发生6起煤矿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这也引起了生产企业的重视。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等11家大型动力煤企业近日联合发起倡议,保证迎峰度冬期间全国煤炭稳定供应,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原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刘铁民告诉界面新闻,瓦斯、透水、冒顶是目前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中瓦斯突出与瓦斯爆炸,最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从每年国家煤监局的事故统计来看,煤矿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中,瓦斯爆炸约占特大事故总数的70%左右。
“煤矿事故发生的时间分布并没有绝对的规律性,但近年来,每年10月到次年2月,煤矿事故确实相对高发。”刘铁民称。
界面新闻梳理发现,近一个多月以来发生的6起事故中,瓦斯事故占据一半,透水、漏顶、火灾事故各1起。
分别是:2019年10月22日,陕西彬长大佛寺矿业有限公司发生瓦斯窒息事故,造成4名矿山救护队成员死亡、1名成员受伤。10月25日,山西襄矿西故县煤业有限公司发生透水事故,造成矿井被淹、4人被困。10月26日,四川省川南煤业泸州古叙煤电公司石屏一矿综采工作发生漏顶事故,造成6人死亡、仅1人获救。
应急管理部研究中心原主任黄盛初对界面新闻指出,瓦斯事故多发与我国煤矿资源赋存条件有关。“我国高瓦斯矿井多,煤炭开采以井工开采为主,约占90%,而欧美国家露天开采占50-60%。”
“随着开采深度增加,煤层瓦斯含量和地应力加大,瓦斯涌出量和瓦斯爆炸危险性都会增加,容易导致瓦斯爆炸和瓦斯突出事故。” 黄盛初称。
一位煤炭协会人士向界面新闻分析,煤矿事故发生多有人为因素,而重大节假日前后,生产人员的流动较大,警觉性降低,现场安全管理就可能出现问题。
“年底了需要保证各地煤炭供应,秋冬季节的生产任务比较重,企业加大生产力度,安全管理跟不上,同样容易引发事故”上述业内人士称。
主要表现在:“一通三防”措施落实不到位;部分煤矿企业及其上级公司重利润指标、轻安全生产;弄虚作假,蓄意隐瞒重大隐患,逃避安全监管;部分煤矿企业忽视汛期后水害防治工作;矿山救护队严重违反《矿山救护规程》;国有煤矿安全管理滑坡。
实际上,中国煤矿安全监管形势近年来已得到明显好转,数据显示,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和比例正在逐年下降。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孙华山曾在2019年9月指出,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由最多时一年死亡近8000人,降到去年的333人,下降了95.2%。中煤协新闻发言人张宏在会上表示,截至10月底,2019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260多人,较2018年下降21.92%,目前百万吨死亡率0.09%,接近发达国家的标准。
尽管如此,作为一项地下生产的高危行业,煤矿安全生产风险仍需警惕。刘铁民建议,从产业调整角度,要进一步淘汰落后的生产,推广先进的生产工艺,优先选择资源比较好的矿山,扩大生产力,逐渐关闭小煤矿;从提高煤矿的机械化生产水平的角度,通过采用自动化、无人值守的生产设备,加强对煤矿现场的监测,来减少煤矿井下的工人和危险作业岗位工人的数量,避免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
矿宝网现推出免费开通店铺的功能,加入后可上传自己的产品,进而对自己的产品曝光率更大。想加入只需点击下方链接。
这也引起了生产企业的重视。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等11家大型动力煤企业近日联合发起倡议,保证迎峰度冬期间全国煤炭稳定供应,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原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刘铁民告诉界面新闻,瓦斯、透水、冒顶是目前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中瓦斯突出与瓦斯爆炸,最容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从每年国家煤监局的事故统计来看,煤矿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中,瓦斯爆炸约占特大事故总数的70%左右。
“煤矿事故发生的时间分布并没有绝对的规律性,但近年来,每年10月到次年2月,煤矿事故确实相对高发。”刘铁民称。
界面新闻梳理发现,近一个多月以来发生的6起事故中,瓦斯事故占据一半,透水、漏顶、火灾事故各1起。
分别是:2019年10月22日,陕西彬长大佛寺矿业有限公司发生瓦斯窒息事故,造成4名矿山救护队成员死亡、1名成员受伤。10月25日,山西襄矿西故县煤业有限公司发生透水事故,造成矿井被淹、4人被困。10月26日,四川省川南煤业泸州古叙煤电公司石屏一矿综采工作发生漏顶事故,造成6人死亡、仅1人获救。
应急管理部研究中心原主任黄盛初对界面新闻指出,瓦斯事故多发与我国煤矿资源赋存条件有关。“我国高瓦斯矿井多,煤炭开采以井工开采为主,约占90%,而欧美国家露天开采占50-60%。”
“随着开采深度增加,煤层瓦斯含量和地应力加大,瓦斯涌出量和瓦斯爆炸危险性都会增加,容易导致瓦斯爆炸和瓦斯突出事故。” 黄盛初称。
一位煤炭协会人士向界面新闻分析,煤矿事故发生多有人为因素,而重大节假日前后,生产人员的流动较大,警觉性降低,现场安全管理就可能出现问题。
“年底了需要保证各地煤炭供应,秋冬季节的生产任务比较重,企业加大生产力度,安全管理跟不上,同样容易引发事故”上述业内人士称。
主要表现在:“一通三防”措施落实不到位;部分煤矿企业及其上级公司重利润指标、轻安全生产;弄虚作假,蓄意隐瞒重大隐患,逃避安全监管;部分煤矿企业忽视汛期后水害防治工作;矿山救护队严重违反《矿山救护规程》;国有煤矿安全管理滑坡。
实际上,中国煤矿安全监管形势近年来已得到明显好转,数据显示,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和比例正在逐年下降。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孙华山曾在2019年9月指出,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由最多时一年死亡近8000人,降到去年的333人,下降了95.2%。中煤协新闻发言人张宏在会上表示,截至10月底,2019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260多人,较2018年下降21.92%,目前百万吨死亡率0.09%,接近发达国家的标准。
尽管如此,作为一项地下生产的高危行业,煤矿安全生产风险仍需警惕。刘铁民建议,从产业调整角度,要进一步淘汰落后的生产,推广先进的生产工艺,优先选择资源比较好的矿山,扩大生产力,逐渐关闭小煤矿;从提高煤矿的机械化生产水平的角度,通过采用自动化、无人值守的生产设备,加强对煤矿现场的监测,来减少煤矿井下的工人和危险作业岗位工人的数量,避免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
矿宝网现推出免费开通店铺的功能,加入后可上传自己的产品,进而对自己的产品曝光率更大。想加入只需点击下方链接。
(https://www.kuang100.com/qiye/supplierSearch)
责任编辑:安爱
|推荐图文|

随时随地查看资讯
热门资讯
视频新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