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交易为煤炭去产能增添新动力
2017年07月12日05:46
来源:
分享到:
煤炭产能置换指标交易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去产能的有效手段,是加快优质产能释放的迫切要求,是推进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国家发改委运行局局长赵辰昕表示,通过指标交易开展煤炭产能置换,是市场化法治化去产能的有益探索。煤炭产能置换指标交易作为化解过剩产能和实现脱困发展工作的长效机制,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去产能的有效手段,是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短期和长期、减法和加法、供给和需求四个关系的直接体现,是推进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对于深入推进去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煤炭产能指标交易是伴随去产能工作减量置换这一长效机制产生的。按照煤炭去产能工作要求,煤炭新增产能必须遵循增减挂钩、减量置换的原则,要新增产能,必须先去掉相对应的落后产能。
但对特定主体而言,去“旧”与换“新”在量上并不完全匹配。在此情况下,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应运而生。新增产能需求大的煤矿可向退出产能力度大的煤矿购买指标,用于自身新增产能。由于供需双方都是市场主体,出让与购买需求都出于双方自发意愿,因此指标交易很大程度上是市场手段。
“我省退出产能和关闭煤矿,不仅有职工安置的难题,而且有大量资产处置的难题,仅靠国家和省奖补资金难以解决,而通过产能指标市场化交易,能够更好地破解资金这个最关键的制约问题,有利于加快实现煤矿关闭和产能退出。”河北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河北省是煤炭去产能任务大省。据了解,2017年,全省计划关闭煤矿13处、退出产能941万吨。开展退出产能指标市场化交易,有力激发了拟关闭煤矿主动提前退出,目前关闭煤矿数量增加至27处,退出产能增加至1187万吨,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245%和158%。
另悉,多处整合重组煤矿表示,如按目前成交价水平找到购买方,也愿意提前关闭退出。可见指标交易激发落后产能退出积极性的效果。
华能集团有关负责人则表示,通过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增加了化解产能煤矿人员安置的途径、资金,对企业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力大有帮助。“我们认为煤炭产能指标是国有无形资产,通过挂牌交易,成交溢价43.8%,为华能集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做出了贡献”。
不光指标提供方热情很高,指标交易也为急需指标新增优质产能的地区和企业提供了有效途径。例如,河北省这次交易竞买方是来自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的9家省外煤矿企业,实际需求指标近2000万吨。
“随着去年以来行业经济运行状况不断改善,煤炭企业盈利能力逐步增强,指标交易的投入产出比明显提高,企业有条件也有必要通过市场化手段购买指标,推进优质产能项目加快建设和重新核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赵辰昕告诉记者。
可以看出,虽然减量置换是国家政策的要求,但指标交易却是市场主体顺应自身发展需要探索出来的做法,因此堪称“市场之手”跟“政府之手”携手的创新之举。
煤炭产能置换是一项全新工作,没有绝对的历史经验可以遵循,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
中债资信煤炭行业研究团队认为,河北省和有关企业煤炭产能指标置换方式有望给其它省市提供借鉴意义,预计今年三季度将有其它省份陆续公布产能置换指标交易方案。
河北省在此方面确有经验可供借鉴。据了解,河北省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主动牵头,积极撮合发挥背书作用,增强双方相互信任;同时又制定完善规则,搭建交易平台,确保交易活动公正、规范;在此之前反复摸底,明确符合国家政策能够市场化交易的产能指标范围等。
“这些都为市场化交易取得超预期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河北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要监督合同履行,维护双方利益,确保购买方资金及时支付和出让方收益合理使用。
事实上,除了河北省和华能集团所用交易平台公开交易的方式,各地和广大企业探索出多种行之有效方式可供借鉴。据了解,目前大致有四类产能置换指标交易:
第一类是地方政府统一组织,推动产能置换。例如,重庆市与陕煤化集团、湖南省与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湖北省与兖矿集团分别达成合作协议,在产能置换的同时,还加强了资源互保。
第二类是企业间直接对接,签订指标交易协议。从去年底陕西省榆林地区部分建设煤矿与外省签订指标交易协议,到今年国家电投集团与郑煤集团、陕西能源集团与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国电集团与徐矿集团等单位签订协议,成交范围更广、成交总量更大。
第三类是利用交易平台公开交易。河北省通过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华能集团内蒙古北联电公司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进行指标公开交易,提高了信息覆盖面和工作透明度,解决了指标交易的定价难题,为推动政策落地提供了实践参考。
第四类是开展煤矿托管或股权合作。阜新矿业集团与中石化集团通过煤矿托管方式进行指标合作,安置了部分去产能煤矿职工,一些企业通过股权合作等方式开展指标交易,也探索出成功经验。
据初步汇总,全国参与指标交易的产能超过5000万吨。可以说,煤炭产能置换指标交易这件事从无到有,取得了一定成效,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可供借鉴推广。
赵辰昕表示,要把指标交易作为产能置换制度的重要抓手落实到位,把工作做细做深,好事办好。各地要参考借鉴河北省和有关企业的好做法,举一反三,创造有利条件,把指标交易工作做出实效,为深入推进去产能、统筹保供应、稳定价格做出应有贡献。
他强调,各地要将推进产能置换和指标交易作为放管服改革的一项重要检验,认真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对于转让指标的地区,尤其是去产能煤矿数量多、产能规模小的地区,单个企业交易难度较大,要加大政策宣传和组织协调力度,创造条件统一实施产能置换,搭建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平台,做到产能指标充分利用。对于指标需求量大、本地区退出产能指标无法满足需求的地区和企业,要着眼全国,主动走出去对接协调,多渠道促成指标交易。
他同时强调,交易双方要理性看待指标价格,要本着互利原则,既要有利于支持煤矿关闭退出,又不宜太过偏离去产能奖补标准。
国家发改委运行局局长赵辰昕表示,通过指标交易开展煤炭产能置换,是市场化法治化去产能的有益探索。煤炭产能置换指标交易作为化解过剩产能和实现脱困发展工作的长效机制,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去产能的有效手段,是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短期和长期、减法和加法、供给和需求四个关系的直接体现,是推进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对于深入推进去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煤炭产能指标交易是伴随去产能工作减量置换这一长效机制产生的。按照煤炭去产能工作要求,煤炭新增产能必须遵循增减挂钩、减量置换的原则,要新增产能,必须先去掉相对应的落后产能。
但对特定主体而言,去“旧”与换“新”在量上并不完全匹配。在此情况下,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应运而生。新增产能需求大的煤矿可向退出产能力度大的煤矿购买指标,用于自身新增产能。由于供需双方都是市场主体,出让与购买需求都出于双方自发意愿,因此指标交易很大程度上是市场手段。
“我省退出产能和关闭煤矿,不仅有职工安置的难题,而且有大量资产处置的难题,仅靠国家和省奖补资金难以解决,而通过产能指标市场化交易,能够更好地破解资金这个最关键的制约问题,有利于加快实现煤矿关闭和产能退出。”河北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河北省是煤炭去产能任务大省。据了解,2017年,全省计划关闭煤矿13处、退出产能941万吨。开展退出产能指标市场化交易,有力激发了拟关闭煤矿主动提前退出,目前关闭煤矿数量增加至27处,退出产能增加至1187万吨,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245%和158%。
另悉,多处整合重组煤矿表示,如按目前成交价水平找到购买方,也愿意提前关闭退出。可见指标交易激发落后产能退出积极性的效果。
华能集团有关负责人则表示,通过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增加了化解产能煤矿人员安置的途径、资金,对企业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力大有帮助。“我们认为煤炭产能指标是国有无形资产,通过挂牌交易,成交溢价43.8%,为华能集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做出了贡献”。
不光指标提供方热情很高,指标交易也为急需指标新增优质产能的地区和企业提供了有效途径。例如,河北省这次交易竞买方是来自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的9家省外煤矿企业,实际需求指标近2000万吨。
“随着去年以来行业经济运行状况不断改善,煤炭企业盈利能力逐步增强,指标交易的投入产出比明显提高,企业有条件也有必要通过市场化手段购买指标,推进优质产能项目加快建设和重新核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赵辰昕告诉记者。
可以看出,虽然减量置换是国家政策的要求,但指标交易却是市场主体顺应自身发展需要探索出来的做法,因此堪称“市场之手”跟“政府之手”携手的创新之举。
煤炭产能置换是一项全新工作,没有绝对的历史经验可以遵循,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
中债资信煤炭行业研究团队认为,河北省和有关企业煤炭产能指标置换方式有望给其它省市提供借鉴意义,预计今年三季度将有其它省份陆续公布产能置换指标交易方案。
河北省在此方面确有经验可供借鉴。据了解,河北省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主动牵头,积极撮合发挥背书作用,增强双方相互信任;同时又制定完善规则,搭建交易平台,确保交易活动公正、规范;在此之前反复摸底,明确符合国家政策能够市场化交易的产能指标范围等。
“这些都为市场化交易取得超预期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河北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还要监督合同履行,维护双方利益,确保购买方资金及时支付和出让方收益合理使用。
事实上,除了河北省和华能集团所用交易平台公开交易的方式,各地和广大企业探索出多种行之有效方式可供借鉴。据了解,目前大致有四类产能置换指标交易:
第一类是地方政府统一组织,推动产能置换。例如,重庆市与陕煤化集团、湖南省与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湖北省与兖矿集团分别达成合作协议,在产能置换的同时,还加强了资源互保。
第二类是企业间直接对接,签订指标交易协议。从去年底陕西省榆林地区部分建设煤矿与外省签订指标交易协议,到今年国家电投集团与郑煤集团、陕西能源集团与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国电集团与徐矿集团等单位签订协议,成交范围更广、成交总量更大。
第三类是利用交易平台公开交易。河北省通过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华能集团内蒙古北联电公司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进行指标公开交易,提高了信息覆盖面和工作透明度,解决了指标交易的定价难题,为推动政策落地提供了实践参考。
第四类是开展煤矿托管或股权合作。阜新矿业集团与中石化集团通过煤矿托管方式进行指标合作,安置了部分去产能煤矿职工,一些企业通过股权合作等方式开展指标交易,也探索出成功经验。
据初步汇总,全国参与指标交易的产能超过5000万吨。可以说,煤炭产能置换指标交易这件事从无到有,取得了一定成效,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可供借鉴推广。
赵辰昕表示,要把指标交易作为产能置换制度的重要抓手落实到位,把工作做细做深,好事办好。各地要参考借鉴河北省和有关企业的好做法,举一反三,创造有利条件,把指标交易工作做出实效,为深入推进去产能、统筹保供应、稳定价格做出应有贡献。
他强调,各地要将推进产能置换和指标交易作为放管服改革的一项重要检验,认真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对于转让指标的地区,尤其是去产能煤矿数量多、产能规模小的地区,单个企业交易难度较大,要加大政策宣传和组织协调力度,创造条件统一实施产能置换,搭建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平台,做到产能指标充分利用。对于指标需求量大、本地区退出产能指标无法满足需求的地区和企业,要着眼全国,主动走出去对接协调,多渠道促成指标交易。
他同时强调,交易双方要理性看待指标价格,要本着互利原则,既要有利于支持煤矿关闭退出,又不宜太过偏离去产能奖补标准。
|推荐图文|

随时随地查看资讯
热门资讯
视频新闻
点击排行